無人機+無人配送+無人巡檢,這是京東“機器人家族”?
京東『全無人配送』是全球第一個?


『全無人配送』則是由京東無人機、無人配送站、配送機器人構成的智慧物流末端全程無人配送。從無人機將貨物投入無人配送站,再到配送機器人將貨物送到消費者手中,他們組成了有效解決城鄉“最後一公裏”配送難題的強大組合。近日,京東快遞機器人亮相北京街頭,它們正在進行全場景常態化配送運營。


據悉,該機器人全名爲“京東末端配送機器人”,最多一次能送30多單,並且在送貨過程中,通過雷達+傳感器進行360度環境監測,能夠自動規避道路障礙與車輛行人,准確識別紅綠燈信號,自主停靠配送點,做到了自動化配送的全場景適應。


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後台系統將取貨信息發送給用戶,用戶可選擇人臉識別、輸入驗證碼、點擊手機APP鏈接等三種方式取貨。


京東無人配送站,連接無人機與配送機器人,實現全程無人配送的中轉站


其實,近兩年來,由于電商屬性和自建物流體系,京東在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頻繁加碼機器人。不僅成立了研發機器人的X事業部,還投資機器人創業公司、與多家國內工業機器人企業合作。包括“大魚”無人機、配送機器人、巡檢機器人等前沿無人設備,都展示了京東智慧物流科技的實力。
“大魚”無人機


“大魚”無人機是一款电动六轴多旋翼飞机,采用流线型机身设计,配置内嵌式隐藏货仓,可装载15-20公斤货物。在装卸上,“大魚”無人機采用“手动装货,自动卸货”的方式。据了解,飞行半径在15-20公里,航行速度8-15米/秒。
Y3無人機


外觀上看,Y3使用三軸六旋翼構型,與我們常見的用于航拍的無人機有些相似。但在載重上Y3要強得多,載重重量達到10-15千克,覆蓋半徑10-15公裏,續航不低于40分鍾,能夠全自主起降、巡航、定點懸停抛貨並返航。
分揀機器人


智能分揀機器人在今年618大促期间正式投入运营,不仅将极大提升分拣效率,还将使货物的分拣更准确、更安全。据了解,这些分揀機器人在工作的时候,是通过智能判断来完成对货物的投递的。分拣中心的工作人员只需将货物面单向上放在机器人的托盘上,机器人扫描后,就会自动出发,寻找到对应的投递入口,将货物成功投递。
巡檢機器人


近日,京东第二代巡檢機器人正式在北京“亚洲一号”投入使用,成为仓库中比人工巡检更加智能的全新守护者。
此次巡檢機器人是京东第一代巡檢機器人“瓦力”的升级版,它不仅可以完美替代传统的人工巡检,而且可以借助各种智能科技的应用,实现比人更智能的仓库辅助管理与紧急情况处置。
“驚鴻”超重型無人機


京東第一架具有100%自主知識産權的重型無人機近期已正式下線,該無人機目標有效載重量達到1-5噸,飛行距離超過1000公裏。其翼展10.12米,全機長7.01米,機高2.635米,巡航高度3000米,升限5000米。
京東無人機引網絡質疑
1.載重、航程
根據劉強東透露的消息,近日立項的超重型無人機項目,計劃實現有效載重量40-60噸,飛行距離超過6000公裏。這一數字是什麽概念呢?40-60噸是一輛重型坦克的重量,6000公裏大約是一條長江的長度(6300公裏)。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最大噸位級無人運輸機AT200,有效載重才有1.5噸,航程也就2183公裏。只有中國西安飛機工業集團研發的重型軍用運輸機Y-20(代號“鲲鵬”)的載重和飛行距離可與其相比,其中,Y-20載重約爲66噸,航程達7800公裏。
因此,有網友質疑劉強東很有可能是載重量多打了個零。畢竟,從公布的消息看,JDY800無人機采用活塞式發動機,機翼上有挂架,估計未來是采用吊艙式運輸方式,而我國最先進的彩虹-5活塞式無人機,最大彈藥載重量也就是1噸。而美國著名的死神無人機,彈藥載重量爲1.4噸。即便JDY800能夠去掉軍用無人機的裝甲、光電探頭等設備,能夠增加的載重量也絕不會超過一噸。
目前,能與京東超重型無人機相提並論的,只有美國的鹦鹉螺科技公司研發的無人機。公開信息顯示,該公司正在設計一種“飛翼式”翼身融合體的無人運輸機,載重量達到2噸。而該公司的目標是在2020年設計出60米長,可載重90噸的超重型無人機。所以,對于劉強東的這一說法,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內吐槽調侃,更有網友犀利調侃道,如此優秀的功能,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京東戰略運輸機?


另外,也有網友認爲京東此舉是在炒作,並直言劉強東吹牛的功夫不如馬雲。


2.投資消耗
除了載重和航程上的質疑,對于京東能否最終造成也存在質疑。衆所周知,與京東超重型無人機承載力同級的Y-20重型軍用運輸機是在2007年立項,2013年才完成首飛,中間耗時6年,經曆了論證階段、方案階段、工程研制階段、設計定型階段和生産定型階段。且不說研制過程中投入的資金巨大,但就耗費的人員和技術就無法估量。京東作爲一家民營企業,能否“單槍匹馬”實現這一目標令人質疑。
對此,有網友調侃道:“劉強東先生造出地球最強黑科技,載重60噸,航程6000公裏的洲際戰略運輸機,還是無人的,這是我民營企業一次了不起的壯舉.”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京东设计载重60吨的无人机,尽管挑战非常大,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因为京东此次研制的重型无人机,一大亮点就是“军民融合”。早在2018年初的“新科技、新理念、新起点——GIIS 2018全球产业创新峰会·西安站”上,京东集团西安无人机研发中心总经理崔征就曾经透露,京东就是要搭建空地网络,真正实现军民融合,把核心技术输出出来,提升国防水平。所以,这次京东超重型无人机的研制如果能得到相关支持,则大大加深了成功的可能性。未来,试验一旦成功也将对我军空中输送领域产生重大影响。
但不同于京東在這方面的熱情,阿裏巴巴掌舵者馬雲對無人機運送的態度則有些不屑,認爲無人機送貨不靠譜。馬雲曾表示,“真正要幹,還是需要時間”。阿裏研究院院長高紅冰更是公開明確表示,菜鳥網絡不會涉及到無人機領域。就連國內無人機領域的大佬——大疆也沒有任何動作。大疆創新副總裁王帆曾表示,無人機物流“距離成熟還有很長的路,太多問題和法律法規要搞定”,因此選擇不做,不追熱點。
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前景有褒有貶,誰能成爲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還需要時間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