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電芯掺硅技术可以让电池能量密度高出30%-40%是真的吗?
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在不斷追求裏程焦慮的解決辦法下,有資料報道說,經過在锂電芯摻矽技術可以讓電池能量密度高出30%-40%,也就是說與當前锂電池相比,在同等體積重量情況下,容量變大了30%-40%,這個續航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很大程度上解決新能源汽車續航裏程的焦慮。
日前,据媒体报道,CATL正在开发”掺硅补锂電芯”技术,并同时一相关的车企进行合作,协同完成掺硅锂电池装车之后的各项严苛测试,并在未来量产使用这项技术的电池。
据有关消息透露,基于”掺硅补锂電芯”技术的电池,其能量密度较现在行业领先水平将高出30%-40%,最高可实现约1000km的续航、20万公里零衰减。
那么,什么是”掺硅补锂電芯”技术?
據了解,811锂電池要搭配矽碳和矽氧使用,但是SiOx會存在首次效率低的原因,需要通過補锂工藝才能實現。
隨著新能源汽車在實際應用中對續航裏程要求的不斷提高,動力锂電池相關材料也向著供應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發展。傳統锂離子電池的石墨負極已經無法滿足現有需求,高能量密度負極材料(矽碳,矽氧)成爲公司追逐的新熱點。
在理想狀態下,若純矽Si在完全嵌锂下,理論上的比容量可以達到4200mAh/g,但是也伴隨著高達300%的體積膨脹,而使用另外一種矽的氧化物SiOX作爲負極材料,Si-O鍵的鍵能是Si-Si鍵能的兩倍,由于SiOx首次嵌锂的過程中會生成金屬锂氧化物LiXO,這導致氧化亞矽材料的首次庫倫效率僅爲70%左右。摻矽锂電池技術存在的體積膨脹過大,更容易導致電池內部結構發生破壞,導致電池使用壽命短,再加上庫倫效率過低,基本上把能量密度增大的優勢給掩蓋了。
不過經過近年來諸多的技術改進,首次效率也僅僅提高到80%左右,這和石墨材料的94%還有很大的差距,爲了縮短差距各研究所、高校、公司等都提出自己的材料改性辦法得以讓SiOX材料發揮出高比容量的優勢。
相應的辦法就是:通過矽碳負極補锂工藝,在矽碳負極表面預塗一層锂金屬,該塗層和負極緊密接觸,在灌注電解液後和負極發生反應嵌入負極顆粒內部,預存一部分锂離子在負極內部,從而彌補首次充放電或者循環過程中由于形成或修複SEI膜所要消耗的Li離子。
相比于高難度、高投入的負極補锂工藝,正極補锂就顯得樸實多了,典型的正極補锂的工藝是在正極勻漿的過程中,向其中添加少量的高容量正極材料,在充電的過程中,多余的Li元素從這些富锂正極材料脫出,嵌入到負極中補充首次充放電的不可逆容量。
下一篇: 格氏優途汽車應急啓動電源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