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離子電池主要性能指標
锂離子電池的容量
電池的容量有額定容量和實際容量之分。電池的額定容量是指電池在環境溫度爲20℃±5℃條件下,以5h率放電至終止電壓時所應提供的電量,用C5表示。電池的實際容量是指電池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所放出的實際電量,主要受放電倍率和溫度的影響(故嚴格來講,電池容量應指明充放電條件)。容量單位:mAh、Ah(1Ah=1000mAh)。

锂離子電池电池内阻
電池內阻是指電池在工作時,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歐姆內阻與極化內阻兩部分組成。電池內阻值大,會導致電池放電工作電壓降低,放電時間縮短。內阻大小主要受電池的材料、制造工藝、電池結構等因素的影響。電池內阻是衡量電池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
锂離子電池的电压
开路电压是指电池在非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无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一般情况下,锂離子電池充满电后开路电压为4.1-4.2V左右,放电后开路电压为3.0V左右。通过对电池的开路电压的检测,可以判断电池的荷电状态。
工作电压又称端电压,是指电池在工作状态下即电路中有电流流过时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在电池放电工作状态下,当电流流过电池内部时,不需克服电池的内阻所造成阻力,故工作电压总是低于开路电压,充电时则与之相反。锂離子電池的放电工作电压在3.6V左右。
锂離子電池的放电平台时间
放电平台时间是指在电池满电情况下放电至某电压的放电时间。例对某三元电池测量其3.6V的放电平台时间,以恒压充到电压为4.2V,并且充电电流小于0.02C时停止充电即充满电后,然后搁置10分钟,在任何倍率的放电电流下放电至3.6V时的放电时间即为该电流下的放电平台时间。因某些使用锂離子電池的用电器的工作电压都有电压要求,如果低于要求值,则会出现无法工作的情况。所以放电平台是衡量电池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锂離子電池的充放电倍率
充放電倍率是指電池在規定的時間內放出其額定容量時所需要的電流值,1C在數值上等于電池額定容量,通常以字母C表示。如電池的標稱額定容量爲10Ah,則10A爲1C(1倍率),5A則爲0.5C,100A爲10C,以此類推。
锂離子電池的自放电率
自放電率又稱荷電保持能力,是指電池在開路狀態下,電池所儲存的電量在一定條件下的保持能力。主要受電池的制造工藝、材料、儲存條件等因素的影響。是衡量電池性能的重要參數。
锂離子電池的充放电效率
充電效率是指電池在充電過程中所消耗的電能轉化成電池所能儲存的化學能程度的量度。主要受電池工藝,配方及電池的工作環境溫度影響,一般環境溫度越高,則充電效率要低。
放電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放電至終點電壓所放出的實際電量與電池的額定容量之比,主要受放電倍率,環境溫度,內阻等因素影響,一般情況下,放電倍率越高,則放電效率越低。溫度越低,放電效率越低。
锂離子電池的循环寿命
电池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容量下降到某一规定的值时,电池在某一充放电制度下所经历的充放电次数。锂離子電池GB规定,1C条件下电池循环500次后容量保持率在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