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零度Dobby無人機之後,下一個風口會是穿越機?
大疆通過精靈系列,把高科技的無人機産品帶入萬元以內,將無人機市場硬生生撕出一個缺口,創造出消費級無人機這一全新品類。而2016年,小米代表的高性價比航拍機以及零度Dobby代表的自拍無人機面世,將消費級無人機帶入千元時代,將進一步引爆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在此背景下,穿越機作爲無人機的競技運動,也會迎來高速發展的風口。
趋 势
一、隨著小米和Dobby的入市,低價微型無人機將引爆無人機市場。
2016年5月25日,是一個特殊的日子。
小米、零度在同一天發布無人機新品。


▲小米無人機


▲零度Dobby無人機
先搶風頭的是小米
主打低價高配和便攜性的小米無人機,集成了智能飛行功能、4K視頻拍攝、高清圖傳、光流定位、一鍵返航等市場主流的配置,價格低至2999元(1080P版本是2499元),是市場同類産品價格的一半左右。小米的出品,自然備受關注,但小米無人機仍未正式交貨,産品最終的表現依然值得期待。作爲航拍無人機的價格屠夫,必然改變當前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走向。
而零度發布的Dobby自拍無人機,衆籌金額首日突破500萬,一個月的時間獲得近1萬人、1700萬的衆籌金額。最近Dobby進行了首批交貨,鋪天蓋地的評測接踵而來,好評不斷。這款定價1899元的“逗逼”無人機,正在撬動一塊很大的蛋糕。
低價高配的航拍無人機和自拍無人機,讓無人機進入千元時代。消費級無人機呈現微型化、低價化的趨勢。擁有一台無人機的門檻將更低,無人機的場景更豐富,頻率更高。無人機,將以更小的身姿,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無人機人口的金字塔模型:玩具與自拍機玩家、航拍機玩家、專業飛手
小米和零度逗比的面世,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無人機人口的金字塔模型。
注釋:無人機人口——擁有一台以上的無人機,懂得操作無人機並經常性使用無人機的群體。
玩具航模、自拍無人機玩家,構築第一層:也就是最底層,隨著Dobby的入市,即將出現爆發
航拍機玩家,構築第二層:是目前人口最多的一層。隨著小米等高性價比機型的入市,再次迎來快速增長。
專業飛手,構築第三層:無人機應用前景廣闊,無人機專業服務企業以及專業飛手應運而生,隨之而來的還有無人機職業培訓。專業飛手缺口不斷增大,收入走高,刺激著這個群體的快速增長。
人類制造出自行車後,出現了自行車運動,有了環法自行車賽。
制造出机动车后,有了F1、MOTO GP和达卡拉力赛。
無人機人口形成後,也會出現無人機競技運動和相應的賽事IP。
目前無人機競技的主流,也就是穿越機競速,正逐漸發展起來。
三、穿越機不是無人機,卻漸漸成爲一台無人機
按目前的定義,穿越機屬于航模中的多旋翼飛行器(大部分是四軸),並不能歸入無人機行列。這一波無人機熱發展的重點,正是多旋翼無人機。甚至在大衆的認知裏,無人機等同于多旋翼飛行器。
穿越機商家、比賽,借無人機火熱的東風,把穿越機概念向無人機靠攏,如在各大無人機展會上,展出穿越機,舉辦穿越機比賽吸睛,在新聞報道、媒體傳播上均套上”無人機競速“的概念,穿越機運動由此獲得了大衆更多的關注。
隨著無人機系統的發展、硬件體積縮小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一些無人機的特性和功能也出現在”原始“的穿越機身上,例如GPS定高,自動增穩等功能。智能功能的加入,讓操作更加簡易、安全,炸機、丟機風險隨之降低,入門級玩家的用戶體驗更好,普及程度自然上來了。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推測:
無人機和航模的區別越來越模糊,有這麽一天(很快到來),當精靈四價格降到了千元左右,飛行速度可以超過100碼,甚至有更出色的避障功能。軸距卻縮小至200mm左右。這就是未來的穿越機,按今天的定義,這台縮小版的精靈四,難道不也是無人機嗎?“無人機競速“並非僞命題。加入了大量智能功能的穿越機,也許更加好玩。


四、無人機競速比賽,開始變得靠譜起來
無人機競速比賽是一個新興事物,從普通的觀衆角度來說,觀賽體驗仍然不盡人意。主要表現在:
1.比賽組織的不專業。目前的比賽是選手導向,而非觀衆導向。更多像是一個飛手大趴體、聚會。比賽流程不緊湊,每場比賽只需幾分鍾,而設備調試、檢錄、計分等過程卻十分冗長,嚴重影響比賽的流暢性。
2.設備器材的限制,影響直播體驗。圖傳信號容易受到幹擾,無法實現流暢的高清直播。不論是現場觀看大屏幕還是電腦、手機前觀看屏幕的觀衆,目前暫未能享受到高分辨率的第一人稱飛行實時直播。
也许是因为高清直播的缺失和比赛组织的未成熟,让无人机竞速暂时未能成为一项Spectator Sport(吸引观众的体育运动)。国内的无人机竞速比赛仍然比较低调,前期的宣传和报名还是以小圈子传播形式,而赛后的报道更是蜻蜓点水式的,而不是优质比赛视频内容的二次传播。
雖然觀賽體驗不盡人意,依然有一些令人欣喜的現象。
6月深圳的一個展會中,舉辦了一場無人機競速比賽。由于現場有很多無人機廠家在展出自家的飛機,在圖傳信號的幹擾下,比賽的現場直播大屏無法正常播放參賽飛機的第一視角圖像。觀賽者在隔網旁邊,聽著穿越機電機的轟鳴聲,幾乎看不見飛機。只能團團圍在戴著眼鏡的飛手旁,艱難地看著架設在飛手前方的那個小小的7寸屏幕。


盡管如此,這個比賽場地依然是整個展會人氣最旺的地方,不明真相的群衆將現場圍得水泄不通。有帶著幾歲孩子的媽媽,也有好幾十歲的大爺。
——這,就是無人機競速的魅力。
未 来
一、除了靠激動人心的比賽和視頻,穿越機普及也要建立在足夠低的入門門檻上
——關鍵在于價格、操作和場地。


價格:
目前主流的穿越機整機+遙控器套裝,價格約在1500-2500元左右。表面上價格並不高。然而真正想入門爽飛,還要加上FPV顯示設備(價格較低的屏幕,約500-1000元,而眼鏡則需約1500-3000元)、多塊電池和易耗配件(如漿葉),全套下來大概在4000-6000元左右,價格門檻並不低,後續的配件升級更是無底洞。耐用低價、接近玩具的FPV穿越機套裝,會是更受初學者歡迎的選擇。
操作:
智能化、簡單化的操作方式,更適合入門小白。加入氣壓計定高、GPS懸停的穿越機會讓初學者更容易過渡學習,而加入體感操作也許會使這個過程更加有趣。在安全性方面,小米給了一個很好的啓示:要求達到一定的飛行時長,或者在模擬器中完成特定的飛行任務,才能解鎖飛行高度或飛行模式。
場地:
穿越機的無序飛行,會給社會帶來安全隱患。沒有合適的飛場進行練習,也是穿越機玩家的一大痛點,專業的場地對飛行技術的提高是很明顯的。用于練習、比賽的專業場地將應運而生。參考卡丁車場地,可分爲室外場地和室內場地。除了出租場地外,還可以結合俱樂部戰隊、培訓、設備租賃、售賣、比賽及廣告收益等,打造多層次的盈利模式。
二、穿越機玩家結構將迎來劇變,廠家、媒體/社區、比賽運營者的推廣重點也要改變
從無人機人口金字塔中,我們看到,從玩具、自拍無人機以及航拍機領域將大量引入無人機人口,他們都是習慣了傻瓜式操作的“小白”。
而穿越機原有的玩家,主要是由航模玩家構成,也是廠家、媒體、比賽運營者原來的推廣重點。
面對引爆後的無人機人口,資深航模玩家固然重要,數量上卻遠遠比不上後來新進入的“小白”玩家了。
三、穿越機運動的産業生態
未來發展帶動下的産業方向
1、整機、零件、配套産品市場:
穿越機配套的硬件産業鏈很長。從B端(廠家)的飛控、材料、電機電調、電池、圖傳等,到C端(消費者)的整機、遙控器、眼鏡、顯示屏等,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是一個市場。如大疆推出Takyon系列電調,從上遊進入穿越機領域,開始布局。
2、類體育賽事IP:
結合直播,通過廣告、直播分成等獲得收益。國內外的穿越機賽事正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3、戶外商演比賽:
可爲房地産項目、地方旅遊宣傳帶來關注,也是賽事落地的土壤之一。
4、穿越機飛手職業化:
各地湧現飛手俱樂部,在贊助商的支持下,以戰隊名義參賽。隨著飛手商業回報的提高,還會出現穿越機的職業培訓,教練將是一個受歡迎的角色。
5、無人機競速專業場地經營:
改造室內工廠廠房、足球場、綠地,提供飛行場地。通過場地租用、培訓、産品銷售、承辦賽事等獲得收入。
6、模擬器網絡遊戲化:
穿越機愛好者也許相隔萬裏,通過互聯網,玩家可以在電腦前切磋飛行技巧。在模擬器中引入著名比賽賽道(如迪拜龍脊賽道),對玩家更是極具殺傷力。模擬器結合AR\VR技術,也許會創造全新的玩法。
四、量變形成質變。某個時刻,資本進場後,一切將加速發生。
穿越機的從業者們繼續著他們的腳步,廠家的産品正不斷更新叠代,解決玩家的痛點;賽事的組織運營者正在不斷摸索更好的模式,各類型的賽事不斷冒出;無人機巨頭也在觊觎當中,擁有後發優勢的他們,大可以謀定而後動。
一切正有條不紊地發生,機會即將來臨。
無人機人口再次爆發,讓無人機競速的市場空間快速膨脹,吸引資本進場。資本進場後,跨界資源(如體育聯賽、電競方面的人才)的引入,有利于打造真正專業的無人機競速比賽。資本也會帶來大量媒體的關注報道,吸引更多人接觸穿越機。而深耕穿越機的從業者們,則到了收獲豐厚回報的時候了。
說完這麽多,你們,是否已經蠢蠢欲動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