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金屬電池怎麽樣?
液態金屬電池由萨多维在2009年发明提出的理论,有望实现大规模且廉价的电力存储。液態金屬電池由三层液态物质从下而上组成:底层是液态锑,上层是液态镁,中间由熔盐电解液分割。

鎂失去兩個電子變成鎂離子,鎂離子渡過電解液,從銻分子中獲得兩個電子,形成鎂銻合金,這是放電的過程。與電源相連後,鎂銻合金分解,鎂離子“遊”回上部電極,還原到初始成分。
萨多维还持续在元素周期表上检索更廉价、表现更好的電池配方。“设计总是从元素周期表开始的。”这是门捷列夫的名言。不久前,研究团队发现钙这种廉价的金属材料有望应用到液態金屬電池,能提高電池电量输出的潜力。
萨多维介绍道,目前液態金屬電池的寿命很长,损耗率低,即使每天进行一次充放电操作,持续10年后仍能保有初始容量的99%。
萨多维甚至认为,液態金屬電池可能是“永生”的。液態金屬電池结构远较锂電池简单,三层液态材料密封在坚固外壳中。即使外壳逐渐腐蚀,里面的液态材料可以被非常便捷地提取出来,重新利用。从这个角度而言,液態金屬電池可能重新定义了電池回收。事实上,萨多维本人对“回收”有着独特的思考。
电动车電池的回收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但萨多维却认为,人们大多时候对“回收”过于狂热,凡事都想要回收,也是一种误区。“回收”的本质是性价比,绝不能为了回收而回收。
以鋁爲例。雖然可樂罐的鋁包裝很容易回收,但沒人會用回收的鋁造飛機。“我們回收鋁難道是因爲鋁不夠用了嗎?鋁是地殼中第三豐富的元素!只是飛機對鋁的純度要求很高,去除回收鋁中的雜質,成本就比買新的鋁高了。我們要從經濟效益的角度看問題。”他說。
对于锂電池的回收,萨多维也并不看好。理论上,锂電池中的成分可以回收,但其结构过于复杂,回收成本过高。因此,与其纠结“如何回收锂電池”这个问题,倒不如开发结构更简单、更易回收的電池。
液態金屬電池商业化进程中要克服哪些问题?萨多维团队最先造出的是容量只有1瓦时的元胞液態金屬電池,他们称之为“小酒杯”。而商业化的液態金屬電池产品,设计储电量1000千瓦时,功率350千瓦,体积18立方米,总重量15吨,支持1000伏直流电。
由于生産工藝流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薩多維需要把可靠性提高到6西格瑪,也即一百萬個部件裏容錯一個缺陷,遠超實驗室標准的千分之一。
目前,液態金屬電池已稳定安全地测试运行了4年,即使遭遇火灾也安然无恙。但萨多维希望它的寿命能达到二三十年。
薩多維介紹了兩家有意向的客戶,都是電網上的“孤島”:夏威夷和曼哈頓。由于夏威夷島上沒有可供發電的自然資源,長期進口柴油燃燒,曾是全美電費最貴的地方。如今夏威夷正在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儲能問題亟待解決。
曼哈顿岛上则有大量金融机构和数据机构的服务器,耗电量巨大,但电力均由纽约主城区输配过来。如果要在用电高峰满足曼哈顿岛的电力需求,电网可能过热崩溃。目前的一个替代方案是在哈德逊河底新修一条输配电通道,但成本高昂。液態金屬電池,或许可以提供可行的储能方案,有效调节用电峰谷。
上一篇: 新型快充电電池材料有哪些?
下一篇: 高能锂電池NCM811与NCA哪个好?